||
早产儿视网膜病变(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,ROP)是未成熟或低体重出生婴儿的增值性视网膜病变。患儿多为妊娠34周以下,出生体重不足1500g,多有吸入高浓度氧史的早产儿或发育迟缓的低体重儿。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,低体重新生儿的生存率不断提高,ROP的患儿亦日益增多,ROP已成为全世界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,也是导致白瞳症的重要眼病之一。早产、出生低体重和吸高浓度氧为已知的发病因素。
ROP的发病机制与视网膜未发育成熟有关,早产儿出生时视网膜血管尚未发育完全,出生后继续发育,若婴儿吸入高浓度氧,则抑制了视网膜血管的进一步发育,停止供养后,进入较低氧分压的空气中,无血管区纤维血管组织迅速增生,产生不同程度的眼底病变。妊娠期越短、出生体重越轻,ROP发生率越高。
临床上将ROP分5期:1期(分界期)、2(期嵴形成期)、3期(增生期)、4期(部分视网膜脱离期)、5期(视网膜全脱离期)。若存在后极部视网膜血管扩张、扭曲,称为附加病变(plus),在2、3期出现,预示病变在进行。ROP一旦发生进展很快,而有效治疗时间很短。早期病变越靠后,进展的危险性越大。1期、2期患儿可自然退行,密切观察即可;3期采用玻璃体腔注药、视网膜冷凝术或光凝术,以防止新生血管形成;4期患儿采用巩膜扣带术,5期需行玻璃体切割术。晚期患儿疗效有限,可能导致严重的眼底病变,视力严重丧失,若任其发展还可能发生继发性青光眼、白内障、角巩膜葡萄肿、眼球萎缩等严重晚期并发症,最终影响患儿面部发育,导致患儿终身痛苦并给家庭及社会造成负担。
因此,我们提醒并建议各位家长,应重视早产儿ROP的筛查,更应该选择正规的、有经验的ROP门诊进行筛查,最重要的是早期发现、早期治疗,这需要眼科医生、产科、新生儿科医生密切协作,追踪观察,发现病变立即采取相应治疗,避免发生不可挽回的遗憾。我国卫生部将ROP筛查指征定为:胎龄小于34周或出生体重小于2000g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,就是说出生体重小于2000g的所有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都被列为筛查对象。
关于我们 - 广告合作 - 使用条款 - 客服中心 - 联系我们 - 免责声明 - 友情链接 - 妈妈网 - 妈妈论坛 - 妈妈说 - 儿歌 - 动画片 |
© 2007-2012 MAMACN.COM 大连妈妈网版权所有 技术Discuz! 粤ICP备08026690号 |